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huà匣纽、锡部;厘纽、卦韵、胡卦切。

《甲文编》128页《金文编》203页《汉语字形表》116页《类编》378页《楚系简帛》253页《说文》65页《篆隶表》202~203页

初为会意字。商代甲骨文从聿从乂,像手持笔以规画。时又(手)可在笔左或笔右,甚或省略,笔下可有笔毫,亦可无。至西周时,会意结构仍处于优势,不过乂已为田地形的周所取代,突出划分田界义,周或省作,或讹作。此时形声结构露其端倪,作从󷉅huà从田𬚪亦声,构件田或作(周),下加饰件󲽯。到战国时,会意结构处于劣势,作从𦘒从田,形声占了绝对优势,构件󷉅开始作,构件田或作,或作(周),个别的又加构件刀,盖以突出割剖划分。《说文》整理作“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所谓“田”字周围的“四界”,其实左右两边的是乂之变,田下的一横是饰笔,田上的一笔是𦘒加此为聿,也是田上饰笔,二者“共用”。隶变后楷书作畫,简化字作画。画字最早见于元戴侗《六书故》,今以为正字。或作𦘕𦘚,俗体。《说文》本义是划分地界。《左传·襄公四年》:“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引申指勾划。云梦秦简《日书》甲种:“五画地,椒其中央土。”以上义项后写作划。引申指描画。云梦秦简《为吏之道》:“画局陈,其,读棋)以为耤(藉)。”亦指图绘。金文中习见的“画𩌏”﹑“画𨍌”﹑“画呻(绅)”﹑“画𬟰(皋)”﹑“画内(枘)”﹑“画靳”等皆图绘之器物,犹《书·顾命》之“画纯”。《曾侯乙墓竹简》30:“二画𢧕(盾)。”马王堆一号墓遣策:“󶘔画枋(钫)一,有盖,盛米酒。”甲骨文用作地名。《小屯·殷虚文字乙编》1966:“贞:画其受年?”甲骨文﹑金文用作人名。《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1.347:“甲午贞:于父丁告(祰)画其步?”子画簋:“子画。”通“”,治。师望鼎:“不敢不㒸不画。”通“”,责备。云梦秦简《语书》:“府令曹画之。”(张标)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19:3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