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𩫖
字源 𩫖

guō见纽、铎部;见纽、铎韵、古博切。

yōng喻纽、东部;以纽、钟韵、馀封切。

《甲文编》246页《金文编》375页《金文编》376页《战文编》340页《战文编》341页《古文典》492页《睡甲》80页《说文》110页《阜阳·亳州出土文物文字篇》62页

象形字。像城郭两面有亭形。《说文》:“𩫖,度也。民所度居也。从回,象城𩫏之重两亭相对也。或但从。”段玉裁注:“按城𩫏字今作郭,郭行而𩫏废矣。”商代文字本像城郭四面有亭之形。后来简化为城郭两面有亭形。西周和春秋文字沿袭商代文字简化形,均为象形写法。战国文字出现一些异形,字上端变化尚可捉摸,下端从自或从子,皆属讹变。上古时期𩫖既是郭字,有时亦用做城墉的墉字。《说文·土部》:“墉,城垣也。从土,庸声。𩫏,古文墉。”故知󰮞为郭﹑墉二字所自出。字作郭读,如商代甲骨文有“𩫖兮”(《安明》B1848),表示下午黄昏前的一个时段,即读“郭兮”。做墉字读,如:“……立邑𩫖(墉)商……”(《缀合》30)战国文字𩫖演变为享,仍读郭,如上博简《曹沫之陈》:“城𩫖(郭)必攸(修)。”字仍通槨,如睡虎地秦简《秦律十八种·田律》:“唯不幸死而伐绾𩫖者”,“绾𩫖”即“棺槨”。至汉代亦然,阜阳汉简《仓颉篇》:“冢𩫗棺匛”,即塚槨棺柩。(刘桓)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20: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