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ù明纽、侯部;微纽、遇韵、亡遇切。
《金文编》656页《郭店楚简》130页《说文》191页
战国文字中的“嵍”字本从山,矛声。小篆从敄声,楷书字形中或从務声。古音矛声﹑敄声﹑务声并近,故可以互换。“巏嵍”,山名,在今河北省隆尧县西。又“嵍丘”,亦作“旄丘”,指前高后低的山丘。《诗·邶风·旄丘》:“旄丘之葛兮。”陆德明释文:“旄丘,音毛。前高后下曰旄丘。《字林》作‘堥’,云:‘堥丘也,亡周反,又音毛。’山部又有‘嵍’字,亦云:‘嵍丘,亡付反,又音旄。’”楷书中形旁“山”或置于左侧。由于山和土作偏旁时可以相通,故楷书中或从土,写作“堥”。(孟蓬生)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