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220页《隶辨》578页《甲金篆》740页
形声字。从心,曼声。“慢”字小篆作左“心”﹑右“曼”;隶书“曼”下右手形有作“寸”(取意与手同)的,有串写作“方”的;楷书由小篆演变而来,写作“慢”。本义为怠惰﹑懒惰。《说文》:“慢,惰也。”《左传·昭公二十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由怠惰引申为怠慢﹑轻慢﹑轻视﹑傲慢等义,又引申为速度不快﹑缓行﹑缓慢等义,又引申为简略﹑放松。同从“曼”声的字有些本属同源字。以古代汉语用法为例,如“欺谩”的“谩”,“漫漶”的“漫”,“侮嫚”的“嫚”,“缓缦”的“缦”等,就均与“慢”字存在着音同义通的内在联系。(郭小武 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