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编》276~279页《包山》60页《说文》84页《马王堆》155页《隶辨》469页
会意字。本从口(或音化为从甘),从二手上下相叠状。金文口形上部习加状笔画,与上一手相连。战国楚简文字或音化为从古(又旁或繁作攴),为小篆所本。“敢”可表有胆量﹑勇于进取。《说文》:“敢,进取也。”《玉篇·攴部》:“敢,敢果也。”郘钟:“余不敢为乔(骄)。”(我不敢骄傲)《书·汤誓》:“予畏上帝,不敢不正。”“敢”也可用作谦词,有冒昧之义。颂鼎:“颂敢对扬天子不(丕)显鲁休。”(颂冒昧地答谢称扬天子辉煌而嘉美的赏赐)《论语·先进》:“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由冒昧义可引申为侵犯﹑冒犯义。《广雅·释诂四》:“敢,犯也。”《国语·吴语》:“寡人帅不腆吴国之役,遵汶之上,不敢左右,唯好之故。”“敢”还可用作反语,相当于“不敢”﹑“岂敢”。《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敢辱高位。”杜预注:“敢,不敢也。”此外,文献中“敢”亦可用表莫非﹑或许义。宋苏轼《虔守霍大规和复次前韵》:“敢因逃酒去,端为和诗留。”(齐航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