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í定纽、锡部;定纽、锡韵、徒历切。
《金文编》216页《汉语字形表》123页《说文》68页《马王堆》130页《篆隶表》216页
形声字。从攴,啻(chì)声。形旁攴为手持器械治事状,表示敌之本义与治事﹑击打有关;声旁啻为从口帝声的形声字,于敌表声,敌与啻为锡支对转。古初以啻为敌,后乃为造专字。疐鼎:“攻𫪡(战)无啻。”簋:“卑(俾)克氒(厥)啻。”敵字最早盖见于战国文字。时形旁有易攴为人者,盖着目于仇敌是人;声旁啻作或,与前代金文或后代小篆的字形都有一定距离;讹变严重的,甚至写成籀文(商)字。小篆对字形厘定后,隶变时形旁犹有讹作戈与殳者(戈与殳于表敌之本义无妨碍),楷书作敵,是笔意与笔势变化的结果,简化作敌。《说文》本义为仇敌。《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敌不可纵。”中山王鼎:“克㒀(敌)大邦。”此义古代亦借“适”表示。云梦秦简《法律答问》:“誉适(敌)以恐众心者,翏(戮)。”通“嫡”,嫡亲,正宗。马王堆汉墓帛书《称》:“立正敌者,不使庶孽疑焉。”又《刑德》乙本:“赏(償)以敌子。”又通“谪”,爽失,过错。《史记·韩非列传》:“自勇其断,则毋以其敌怒之。”《韩非子·说难》作“谪”。(张标)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