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62页《睡甲》40页《篆隶表》190页
会意字。从𩰲,从羔。“𩱧(羹)”是用肉类或蔬菜等制成的带浓汁的食物。《左传·隐公元年》:“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这里的“羹”即“𩱧”字的异体,是肉羹。“𩰲”是冒着热气的鬲,“羔”是小嫩羊,会《说文》所说的“五味和羹”,很形象。“𩰲”与“鬲”本是一字,所以“𩱧”又可写作“𩱋”。至于《说文》另一个或体“𢑌”和小篆“羹”,许慎以为下部都是从“美”恐怕是有问题的。“美”很有可能是“鬲”的省变之形,参看“䰞(煮)”字条中庚儿鼎“䰞”字所从“𩰲”旁即可知晓。“羹”在现今也多指煮成或蒸成的浓汁或糊状食品,如“鱼羹”﹑“鸡蛋羹”等。汁浓到一定程度,就凝结为固体了,“栗子羹”即是。(李守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