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编》500页《说文》144页《篆隶表》473页
形声字。金文作“”,从来,从㐭,即“啬”字初文。史墙盘:“农啬(穑)戉(越)𬓷。”(《集成》16.10175)《说文》:“穡,穀可收曰穡。从禾,嗇声。”段玉裁注:“《毛传》曰:‘敛之曰穑。’许不云敛之,云‘可收’者,许主谓在野成孰。”依此,“穑”的本义是谷物成熟。也泛指收获谷物。《书·洪范》:“土爰稼穑。”孔传:“种曰稼,敛曰穑。”引申为“农事”﹑“耕作”等义。《左传·襄公九年》:“力欲农穑。”也称敛税为“穑”。《诗·小雅·信南山》:“曾孙之穑。”“穑”也通假为“啬”,训为“俭”﹑“爱”等。今简化为“穑”。(王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