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编》508页《战文编》488页《说文》147页《隶辨》224页
形声字。从米,刅(古“创”字)声。“粱”字的声符初为“刅”,后来有的改为“刱”(古“创”字),有的改为“”(古“梁”字)。西周文字中的“粱”或作“”,此当是由“刱”和“”构成的双声字,共用一个偏旁“刀”,“刀”为“刅”之省。从“”声的“粱”后来通行开来,一直传到今天。声符“刱”中的“刅”有被省去两点而成“刀”形的,声符“”中的“刅”也有被省去两点而与“亡”字类似的。本义是指高粱。《说文》:“粱,米名也。”《篇海类编·食货类·米部》:“粱,似粟而大,有黄青白三种,又有赤黑色者。”《本草纲目·谷部·粱》:“自汉以后,始以大而毛长者为粱,细而毛短者为粟。”这里的“粟”即指谷子。《诗·小雅·甫田》:“黍稷稻粱,农夫之庆。”(张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