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42页《甲金篆》117页
形声字。从辵,并声。并初文像两人相并之形。甲骨文﹑金文两人中本为两横,作(甲骨文或见一横),而至小篆中间断开,作。隶变后复成为贯穿的两横,并且人的上部变为两小撇或两点,与今简化的并字相同。繁体楷书中并中间的横仍断开书写。迸本义为跑散﹑逃散。《说文》:“迸,散走也。”《三国志·蜀书·谯周传》:“百姓扰扰,皆迸山野,不可禁制。”引申有涌出﹑喷出﹑爆开﹑断裂﹑弹﹑跳等意思。通“屏”,表示排斥﹑排除。迸又读pēng,义为使。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八:“迸从者还外,唯持一大刀,独处亭中。”(师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