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编》395页《类编》282页《战文编》374页《篆隶表》393页《说文》125页《广韵·锡韵》《集韵·锡韵》
会意字。商代金文(字形1)像手持斧破木之形;甲骨文(字形2)省去手形,又用较常见的“斤”字替代了像斧形的部分(斧﹑斤是同类的工具。参见斤部“斤”字条)。西周文字从木﹑从斤。春秋文字(字形4)“木”旁讹为“禾”。战国文字(字形5)承袭商周文字,从木﹑从斤,为秦汉及后世文字所本;字形6“斤”旁上部弯曲,为秦代隶书或体及《说文》小篆所本;字形7改从“木”为从“片”(像破开之半木形),取意相同,为汉代隶书或体所本。受这种写法的影响,汉代隶书中还出现了从“木”从“片”的俗体。“析”,本义是劈开(木头)。《说文》:“析,破木也。”《广韵·锡韵》:“析,字从木﹑斤。㭊,俗。”《集韵·锡韵》:“析,或从片,古作𣂔。”《诗·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汉王充《论衡·量知》:“断木为椠,㭊之为板,力加刮削,乃成奏牍。”引申指分开,分散。《广韵·锡韵》:“析,分也。”《书·盘庚下》:“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成语有“分崩离析”。又引申指分析,剖析。晋陶潜《移居》二首之一:“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冀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