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崔厜崔嵯崔崒崔嵟陮 |
字源 | dzuəi崔(磪):dziuai厜(嵳岥)(微歌旁轉) dzuəi崔:dzai嵯(微歌旁轉) dzuəi崔:dziuət崒(卒)(微物對轉) dzuəi崔:tuəi嵟陮(從端鄰紐,叠韻) 《説文》:“崔,大高也。”《詩·齊風·南山》:“南山崔崔。”傳:“崔崔,高大皃。”《周南·卷耳》:“陟彼崔嵬。”傳:“崔嵬,土山之戴石者。”《爾雅·釋山》:“石戴土謂之崔嵬。”《釋名·釋山》:“土戴石曰崔嵬,因形名之也。”《楚辭·九章·涉江》:“冠切雲之崔嵬。”注:“崔嵬,高皃也。”東方朔《七諫·初放》:“高山崔巍兮。”注:“崔巍,高皃。”王逸《九思·傷時》:“觀浮石兮崔嵬。”注:“崔嵬,山形也。”《史記·司馬相如傳》:“崔巍嵳峩。”正義引郭注:“崔巍,皆峻皃。”《文選·班固〈西都賦〉》:“崔嵬層構。”注:“崔嵬,高皃也。”字亦作“磪”。《文選·嵇康〈琴賦〉》:“磪嵬岑嵓。”注:“崔嵬,高峻之皃。” 《説文》:“厜,厜㕒,山顛也。”大徐姊宜切,小徐津宜反。按:當依《爾雅》釋文引郭注讀才規反。段注:“又作𠪉㕒,又作嵳峩。”《爾雅·釋山》:“山頂,冢;崒者有厜㕒。”釋文:“厜,本或作𠪉,又作嵳,皆才何反。”朱駿聲曰:“按:叠韻連語,與嵯峨同。” 《説文》:“崒,危高也。”大徐醉綏切,小徐津宜反。按:當依《廣韻》讀慈卹切。《爾雅·釋山》:“崒者厜㕒。”《詩·小雅·十月之交》:“山冢崒崩。”箋:“崒者崔嵬。”字亦作“卒”。《小雅·漸漸之石》:“維其卒矣。”箋:“卒者崔嵬。”按:急讀則爲“崒”,緩讀則爲“崔嵬”。 《説文》:“嵟,高也。”徐鍇曰:“崔嵬,高也。今俗作崔,省厂也。” 《説文》:“陮,陮隗,高也。”王筠曰:“即《周南》之崔嵬。”朱駿聲曰:“按即崔﹑嵟之或體。” 《説文》:“嵯,山皃。”玉篇:“嵯,嵯峨,高皃。”《廣雅·釋詁四》:“嵯峨,高也。”《楚辭·淮南小山〈招隱士〉》:“山氣巃嵸兮石嵯峨。”字亦作“嵳﹑𠪉。”《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崔嵬嵳峩。”《後漢書·馮衍傳》:“瞰太行之嵳峩兮。”注:“嵳峩,大皃。”按:“嵳峩”是“崔嵬”的音轉。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4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