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遯遁遜遯彖彖猭 |
字源 | duən遯遁(莧):suən遜(定心鄰紐,叠韻) duən遯(彖):thuən彖(定透旁紐,叠韻) thuən彖:thiuan猭(透母雙聲,文元旁轉) 《説文》:“遯,逃也。”《廣雅·釋詁二》:“遯,去也。”《易·遯卦》釋文:“遯,徒巽反,字又作𨔵,又作遁同,隱退也。”疏:“遯者,隱退逃避之名。”鄭注:“遯者,逃去之名。”《序卦》:“遯者退也。”《莊子·養生主》:“是遯天倍情。”注:“天性所受,各有本分,不可逃,亦不可加。”《大宗師》:“藏大小有宜,猶有所遯。”成疏:“遯,變化也。” 《説文》:“遁,一曰逃也。”按:在逃的意義上,“遯﹑遁”實同一詞。《詩·小雅·白駒》:“勉爾遁思。”釋文:“遯,字又作𨔵。”《楚辭·離騷》:“後悔遁而有他。”注:“遁,隱也。”洪注:“遁,一作遯。”《莊子·養生主》:“古者謂之遁天之刑。”《田子方》:“朝令而夜遁。終身無聞。”成疏:“故逃遁無聞。”《荀子·王制》:“遁逃反側之民,職而教之,須而待之。” 《説文》:“遜,遁也。”《爾雅·釋言》:“遜,遯也。”《書·微子》:“吾家耄遜于荒。”集解:“我家老成之人皆逃遁於荒野。”《書·堯典序》:“將遜于位。”傳:“遜,遁也。” 《説文》:“彖,豕走也。从彑从豕省。”朱駿聲曰:“从彑从豕省,會意。故‘遯’亦作‘𨔵’,舆‘彖’从彑从豕者音義俱别。”《廣雅·釋言》:“彖,捝也。”《玉篇》:“彖,豕走捝也。” 《廣韻》:“猭,獸走草。丑戀切。”《後漢書·馬融傳》:“獸不得猭。”注:“猭,走也。”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4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