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雜雥集蘯䌖輯集陇集萃集揖揖戢 |
字源 | dzəp 雜雥:dziəp 集(雧)蘯(亼)䌖輯(叠韻) dziəp 集:dziəp陇(同音) dziəp集:dziuət 萃(緝物通轉) dziəp 集:tziəp 揖(從精旁紐,叠韻) tziəp 揖:tzhiəp 戢(精莊準雙聲,叠韻) 《廣雅·釋詁三》:“雜,聚也。”《國語·鄭語》:“故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注:“雜,合也。” 《説文》:“雥,羣鳥也。”隋許善心《神雀頌》:“景福氤氳,嘉貺雥集。” 《爾雅·釋言》:“集,會也。”《廣雅·釋詁三》:“集,聚也。”《孟子·梁惠王上》:“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齊集有其一。”《公孫丑上》:“是集義所生者。”《詩·唐風·鴇羽》:“肅肅鴇羽,集于苞栩。”傳:“集,止也。”《周頌·小毖》:“予又集于蓼。”箋:“集,會也。”《國語·晉語二》:“人皆集于苑,己獨集于枯。”注:“集,止也。”《莊子·山木》:“覩一異鵲自南方來者,……感周之顙而集於栗林。”《説文》:“雧,羣鳥在木上也。集,雧或省。”徐鍇曰:“衆集也。” 《説文》:“𠓛,三合也,從入一,象三合之形,讀若集。”徐鉉曰:“此疑只象形,非从入一也。”徐鍇寫作“亼”。段玉裁寫作“”。徐灝曰:“𠓛,古集字,今通用集,而本字廢矣。” 《説文》:“䌖,合也。”這是“集”的分别字,以别於鳥集樹上的“集”,未見行用。 《書·舜典》:“輯五瑞。”王注:“輯,合也。”《國語·周語上》:“和協輯睦於是乎興。”注:“輯,聚也。” 《説文》:“𠦫,詞之𠦫也。”徐鍇曰:“此《詩》云:‘辭之𠦫矣,民之繹矣。’今《詩》緝字注:‘和集也。’故从十。”《廣韻》引《説文》作“詞之集也”。《詩·大雅·板》:“辭之輯矣。”傳:“輯,和。”釋文:“輯,音集。” 《易·序卦》:“萃者,聚也。”《廣雅·釋詁三》:“萃,聚也。”《小爾雅·廣言》:“萃,集也。”《廣韻》:“萃,集也,聚也。”《左傳·昭公五年》:“既而萃於王卒。”注:“萃,聚也。”《楚辭·九歌·湘夫人》:“鳥何萃兮蘋中?”注:“萃,聚也。”《詩·陳風·墓門》:“墓門有梅,有鴞萃止。”傳:“萃,集也。”《楚辭·天問》:“何繁鳥萃棘,負子肆情!”又:“倉鳥羣飛,孰使萃之?”注:“萃,集也。”又:“比至回水,萃何喜?”注:“萃,止也。” 《詩·周南·螽斯》:“螽斯羽,揖揖兮。”傳:“揖揖,會聚也。”《書·舜典》:“輯五瑞。”馬本作“揖五瑞”。 《爾雅·釋詁》:“戢,聚也。”《詩·小雅·桑扈》:“不戢不難。”傳:“戢,聚也。”《詩·大雅·公劉》:“思輯用光。”《孟子·梁惠王下》引作“思戢用光”。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4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