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纍虆藟櫐蘽 |
字源 | liuəi纍(縲累纝羸)虆:liuəi藟櫐蘽(叠韻) 《説文》;“纍,一曰大索也。”蕭該《漢書音義》引《字林》:“纍,大索也。”《廣雅·釋器》:“纍,索也。”《急就篇》:“纍繘繩索絞紡纑。”注:“纍,大索也。”《小爾雅·廣器》:“纍,繘也。”《廣雅·釋言》:“纍,拘也。”《漢書·李廣傳》:“以劍斫絶纍。”師古曰:“纍,索也。”《左傳·僖公三十三年》:“不以纍臣釁鼓。”注:“纍,囚繫也。”《成公三年》:“兩釋纍囚。”注:“纍,繫也。”字亦作“縲”。《論語·公冶長》:“雖在縲絏之中。”集解引孔注:“縲,黑索也。”皇疏:“古者用黑索以攣係罪人也。”字又作“累”。《孟子·梁惠王下》:“係累其子弟。”注:“猶縛結也。”字又作“纝”。《廣韻》:“纝,《論語》注云:‘黑索也。’亦作縲。”字又作“羸”。《易·大壯卦》:“羝羊觸藩,羸其角。”釋文引馬注:“羸,大索也。” 《廣韻》:“虆,蔓草。”《集韻》:“虆,蔓也。”蔓延的意義寫作“虆”。《楚辭·劉向〈九歎·憂苦〉》:“葛藟虆於桂樹兮。”字本作“纍”。 《説文》:“藟,艸也。《詩》曰:‘莫莫葛藟。’”《廣雅·釋草》:“藟,藤也。”朱駿聲曰:“藟與从木从藟之虆皆藤屬而微别。”王念孫曰:“藟與櫐同。”《廣韻》:“櫐,藤。《爾雅》:‘諸慮,山櫐。’”又:“蘽,同櫐。”按:當依王念孫説。《爾雅·釋木》:“諸慮,山櫐。”注:“今江東呼櫐爲藤,似葛而麤大。”又:“欇,虎櫐。”注:“今虎豆,纏蔓林樹而生。“王念孫曰:“藟似葛,故古人以葛藟並稱。”《詩·周南·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纍之。”《大雅·旱麓》:“莫莫葛藟。” 按:葛藟的“藟”和纍紲的“纍”同源。藤似繩索,故名爲“藟”。藤纏樹似繫纍罪犯,故《詩經》“葛藟纍之”就用繫纍的“纍”。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4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