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假格
字源
kea假(徦):keak格(鲶)(魚鐸對轉)

《説文》:“徦,至也。”字通作“假”。《説文》:“假,一曰至也。”《方言》一:“假,至也,邠唐冀兗之間曰假。”《易·家人卦》:“王假有家。”注:“假,至也。”《萃卦》:“王假有廟。”虞注:“假,至也。”《豐卦》:“豐亨,王假之。”注:“假,至也。”《詩·大雅·雲漢》:“昭假無贏。”傳:“假,至也。”《烝民》:“昭假于下。”箋:“假,至也。”《周頌·噫嘻》:“既昭假爾。”箋:“假,至也。”《魯頌·泮水》:“昭假烈祖。”傳:“假,至也。”《商頌·烈祖》:“鬷假無言。”釋文:“假,鄭音格,至也。”《長發》:“昭假遲遲。”釋文:“王肅訓假爲至。”《漢書·成帝紀》:“惟先假王正厥事。”師古曰:“假,至也。”這個意義的“假”字,後人常讀如“格”。

《書·召誥》:“天迪格保。”疏:“格,至也。”《洛誥》:“王賓殺禋咸格。”疏:“格,至也。”《書·堯典》:“格于上下。”《説文》作“假于上下”。《書·高宗肜日》:“惟先格王。”《漢書·成帝紀﹑五行志中之下﹑孔光傳﹑外戚傳下》皆作“惟先假王”。《書·益稷》:“祖考來格。”《後漢書·章帝紀》作“祖考來假”。《書·西伯戡黎》:“格人元龜。”《史記·殷本紀》作“假人元龜”。《書·君奭》:“格于皇天。”《史記·燕召公世家》作“假于皇天”。又:“格于上帝”作“假于上帝”。《書·堯典》:“不格姦。”《史記·五帝紀》作“不至姦”。《書·舜典》:“歸格于藝祖用特。”《史記·五帝紀》作“歸,至于祖禰廟,用特牛禮”。字又作“𢓜”。《廣韻》:“𢓜,至也,亦作假。”段玉裁引《方言》:“徦﹑𢓜,至也。邠唐冀兗之間曰徦,或曰𢓜。”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4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4:2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