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的字头图解

字形图解图片
造字法:会义
解字参考: 牛 鼓 彭 喜 嘉 岂

”的拼音和发音口型

zhù

zh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舌尖上翘,抵住硬腭前部,有较弱的气流冲开舌尖阻碍,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ù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嘴唇拢圆,突出成小孔,舌面后部隆起,声带颤动。

”的同族字表

人部 武力篇 鼓族(鼓族共计13字)
上一字头:旎
下一字头:岂
    壴 岂 凯 剀 鼓 彭 喜 嘉 壳 殼 鼕 鼞 豈

”的字形演变

”的字源解说

的本字。,甲骨文豆,豆状物),表示用牛皮绷裹起来的鼓。有的甲骨文写成。有的甲骨文写成。有的甲骨文误将写成。有的甲骨文在鼓的两侧各加一只手,表示击鼓。金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名词,用牛皮蒙成的鼓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当作为单纯字件后,甲骨文再加(持械击打)另造”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壴,陳樂,立而上見也。从屮,从豆。凡壴之屬皆从壴。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壴,架设击鼓台,将鼓架立起,上端的装饰物就可以看见。字形由“屮、豆”会义。所有与壴相关的字,都采用“壴”作边旁。

”的词汇分类

:“”只见于古文,不再在现代汉语中流通,本义由“”代替。

 

,陈乐立而上见也。——《说文 • 壴部》    

,陈乐也。——《玉篇 • 壴部》    

,又鼓架也。——《字彙补 • 士部》


  • 李海丰    评论“”字网页    2018-09-22 20:28:57
    我没见过这个字。
  • 老詹2016    评论“”字网页    2016-12-11 10:14:41
    古文是豆上面一个向右的横叉,就是鼓上面+一横+手,很简洁明了的手敲击鼓的含义,这个手后来竖过来并且合并了那一横,成为了‘士’,就有点扑朔迷离了。找到最原始古老的源头还是很必要的,让字理变的容易和清晰。
  • 老詹2016    评论“”字网页    2016-10-18 10:09:35
    ‘壴’和‘豆’两个字的甲骨文很相似,区分的关键在于‘壴’上面的牛字,因为鼓大多是牛皮蒙的。古代的大鼓多安在高架之上,鼓面是立着的,打鼓的时候人要举起双手用力往前方打。后来有了平放的大鼓,鼓面朝上,人是往下打。时代变了,器具变了,用法变了。
  • 海恩    评论“”字网页    2015-01-25 19:49:10
    古代的鼓,通常是动物厚韧的皮制作的吧。树皮鼓、草皮鼓,有考古资料吗?
  • 名臣十四    评论“”字网页    2015-01-25 12:04:30
    牛皮鼓,羊皮鼓,树皮鼓,草皮谷。可以这么理解壴这个字么?
  • 海恩    评论“”字网页    2014-02-11 14:55:55
    感谢沃恩的意见!字形演变表、造字解说已作相应修改。
  • 沃恩    评论“”字网页    2014-02-11 11:30:32
    甲骨文“壴”字上面的“屮”是古代“鼓”的装饰物,是鼓的一部分,不是“手——又”。
  • 海恩    评论“”字网页    2013-09-08 02:12:46
    感谢您的批评!这位河南省南阳市的网友,您不断更换昵称,但您对“象形字典”的态度、您评论的风格和语气一直没变。很抱歉误导了您!希望能有其他字典或其他观点能将您导回正途。……“误写”的表述,明确表明本站对某个汉字字形演变的某个环节的判断,不是无能和随意表现,相反是对汉字研究负责任的表现。“本义消失”,有些是因为找不到作为实词的先秦例句,有些是可以确定的“消失”,比如“者”、“兮”原本一定是实词,它的本义如果没有“消失”的话,您能说出“者”和“兮”的本义吗?……不管怎样,希望您以后的评论内容有一定可讨论性,而不是一味攻击。
  • 海恩    评论“”字网页    2013-09-08 01:53:32
    感谢舒克的问题!本站以为,这本不是问题。因为昨天河南南阳的那位网友的评论,不得不正式回复您。不管“壴”何时成为单纯字件,作为后人的我们清楚一个事实:“鼓”字代替了“壴”字,“鼓”字通行后,“壴”字不再独立使用。我们看到了“鼓”的甲骨文字形,因此可以确定“壴”成为单纯字件发生在甲骨文盛行的时代,显然不可能在篆文流行之时。
  • 说文    评论“”字网页    2013-09-07 11:00:52
    问的好!这网站对于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一律以误写,字义消失等解释,太误导人了。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21:3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