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妖 |
字源 | “妖”的字头图解国家通用规范一级字(第 920)字形图解图片 妖 造字法:会义 解字参考: 女 夭 跃 “妖”的拼音和发音口型y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嘴微张成扁平状,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抬高,靠近上硬腭,声带颤动。 āo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先发a的音,然后舌尖后缩,舌根向上抬,嘴形拢成圆形,轻轻的滑向o。 “妖”的同族字表人部 人体篇 女族(女族共计188字)上一字头:嫋 下一字头:娆
“妖”的字形演变“妖”的字源解说“夭”是“妖”的本字。夭,甲骨文像一个人挥摆两臂翩翩起舞。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人”写成歪头的“人”,表示舞者扭动脖子侧着脸庞、妖娆舞蹈时兴奋入神的姿态。当“夭”的“妖娆起舞”的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女”另造“妖”代替,强调“夭舞”的女性气质;把写成,在“夭”的手臂位置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手持道具舞蹈。造字本义:动词,女子风姿迷人地翩翩起舞。有的篆文在“夭”字上加“艸”,表示手持花草舞蹈。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俗体楷书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化成。古籍多以“妖”代替“夭”。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女子的美艳姿色在公共环境对男人形成诱惑,被视为不道德的公害。古人称人类难以克服的祸害力量为“妖怪”:称迷人而有害、却难以抵制其媚惑的美女为“妖”;称奇丑而有害、却难以战胜其邪力的鬼神为“怪”。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巧也。一曰:女子笑皃。《詩》曰:桃之。从女,芺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女子巧慧。另一种说法认为,“”是女子笑姿惹人的样子。《诗经》上有诗句唱道:“桃花妖娆迷人。”字形采用“女”作边旁,采用“芺”作声旁。 “妖”的字义引申“妖”的词汇分类①本义,动词:女子风姿迷人地翩翩起舞。 本义消失 ②形容词:女子风姿妩媚而充满媚惑。 妖惑 妖娇 妖娆 妖妙 妖媚 妖艳 妖冶 妖姬 妖婆 妖人 / 分外妖娆 艳紫妖红 妖里妖气 妖,媚也。——《玉篇 • 女部》 妖,妍也。——唐 • 玄应《一切经音义》 妖夫曳衔。——《楚辞 • 天问》 妖冶闲都。——《汉书 • 司马相如传》 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后汉书》 近之既妖,远之有望。——《文选 • 宋玉 • 神女赋》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三国 • 魏 • 曹植《美女篇》 盖此花见重于世三百余年,穷妖极丽,以擅天下之观美。——宋 • 苏轼《牡丹记叙》 妖姬静女。——清 • 侯方域《壮梅堂文集》 ③名词:外表迷人实则害人的精怪。 妖道 妖风 妖氛 妖术 妖雾 妖物 妖言 妖怪 妖精 妖魔 妖孽 妖星 妖魔鬼怪 妖声怪气 妖言惑众 / 人妖 小妖精 兴妖作怪 断怪除妖 若叔坚者,心固于金石,妖至而不惧。——《风俗通 • 恠神》 地反物为妖。——《左传 • 宣公十五年》 人无衅焉,妖不自作。——《左传 • 庄公十四年》 心和而出,且为声为名,为妖为孽。——《庄子 • 人间世》 种花有颜色,异色即为妖。——唐 • 元稹《酬刘猛见送》 凡物反常皆为妖。——《资治通鉴 • 唐则天后长安元年》 菩萨又怕那妖无礼,却把一个箍儿,丢在那妖头上。——《西游记》第十七回 邪怪为妖,入山洞穴中捉出。——《警世通言 • 一窟鬼癞道人除怪》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