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揆 |
字源 | “揆”的字头图解国家通用规范二级字(第 5076)字形图解图片 揆 造字法:会义 解字参考: 手 癸 睽 “揆”的拼音和发音口型k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舌根前部,抵住上软腭,阻碍气流,让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迸发成音。 uí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u的发音轻短,然后滑向ei,嘴形由圆到扁。 “揆”的字形演变“揆”的字源解说“癸”是“揆”的本字。癸,甲骨文是个指事字:纵横交错的“乂”形指事符号表示东西与南北方向。有的甲骨文在“乂”形符号的四个方位上各加一短横指事符号,表示用仪器测量方位。有的甲骨文将表示方位的短横指事符号误写成“又”。金文进一步突出了四个“又”的字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籀文误将篆文字形上部的个“又”写成两个“止”,误将篆文字形下部的两个“又”误成“矢”,变成会义结构。当“癸”的本义消失后,籀文再加“手”另造“揆”代替,强调手工测量。造字本义:动词,用仪器手工测量精确方位。篆文将籀文字形中“癸”的上部误写成两个“止”,将下部误写成“矢”。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揆,葵也。从手,癸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揆,度量。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癸”作声旁。 “揆”的字义引申“揆”的词汇分类①本义,动词:用仪器手工测量精确方位。 本义只见于古文(揆度 揆量 / 不可揆度 鸣弦揆日 瞻星揆地) 揆,度也。——《说文 • 手部》 癸,揆也。揆,度也。——《尔雅 • 释言》 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易 • 系辞》 南北之揆七同也。——《国语 • 周语》 揆之以日,作于楚室。——《诗 • 墉风 • 定之方中》 ②动词:测量,度量,揣度 。 该义项只见于古文 (揆德 揆情度理 揆时度势 / 端揆 自揆 稽古揆今) 皇览揆予初度兮,肇锡予以嘉名。——《楚辞 • 离骚》 凡圣人见祸福也,亦揆端推类。——《论衡 • 实知》 揆其所以,虽未必尽由于此,亦不可不以为戒。——《镜花缘》 臣窃不自揆,思竭忠诚。——唐 • 柳宗元《为南承嗣请从军状》 ③动词:评估,管理,掌管 。 该义项只见于古文 (揆持 揆格 揆席 / 揽揆 协揆 首揆) (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左传 • 文公十八年》 其人土著而居绥服之中,外奋武卫,内揆文教,守在四边。——《辽史 • 营卫志上》 ④名词:政事,政令,法度,方针,准则。 该义项只见于古文(百揆 千载一揆) 纳于百揆。——《书 • 舜典》 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孟子 • 离娄下》 百揆允当,庶绩咸熙。——《后汉书 • 张衡传》 殊涂而一揆,异行而齐致。——唐 • 李白《比干碑》 道统根源唯一正,历代同揆无后先。——清 • 洪秀全《原道救世歌》 臣闻成功在勇,图揆在谋,克 绥难,经略为上。——清 •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 广东八 • 琼州府》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