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取 |
字源 | “取”的字头图解国家通用规范一级字(第 997)字形图解图片 取 造字法:会义 解字参考: 耳 又 趣 “取”的拼音和发音口型q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舌面前部贴住硬腭,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摩擦成音。 ǔ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嘴唇成圆形,接近闭拢,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前部隆起,声带颤动。 “取”的同族字表人部 人体篇 手族(手族共计434字)上一字头:夺 下一字头:攘
“取”的字形演变“取”的字源解说取,甲骨文(耳朵)(用手抓),表示手持割下的耳朵。古代战争中,士兵割下死敌的耳朵作为评价战绩的依据。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手写成明确的。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割下死敌的耳朵,以示战功。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取,捕取也。从又,从耳。《周禮》:“獲者取左耳。”《司馬法》曰:“載獻聝。”聝者,耳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取,捕杀。字形采用“又、耳”会义。《周礼》上说:“获胜者割下敌人的左耳。”《司马法》上说:“载献聝。”聝,就是耳朵。 “取”的字义引申“取”的词汇分类①本义,动词:割下死敌的耳朵以示战功。本义只见于古文 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周礼》 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者,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左传 • 僖公二十二年》 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泽。——《左传 • 昭公二十年》 取,捕取也。——《说文》 取吴元济。——《资治通鉴 • 唐纪》 ②动词:得到,获得。 取得 取保 取胜 取证 取经 取乐 取暖 取信 取悦 取之不尽 / 争取 必取宋。——《墨子 • 公输》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 • 魏风 • 伐檀》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 劝学》 两者合而天下取。——《荀子 • 王霸》 而利取分寡。——《晏子春秋 • 外篇重而异者》 文能取胜。——《史记 • 平原君虞卿列传》 取阳晋。——《史记 • 廉颇蔺相列传》 夸主以为高,异取以为高。——《史记 • 秦始皇本纪》 取数斗归。——三国魏 • 邯郸淳《笑林》 上高堂,行取殿下堂,孤儿泪下如雨。——《古乐府》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谗毁竟自取。——唐 • 杜甫《上水遣怀》 于人也奚取焉。——唐 • 韩愈《朱文昌校昌黎 • 先生集》 召闹取怒。——唐 • 柳宗元《柳河东集》 伐竹取道。——唐 •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钻燧取火。——《韩非子 • 五蠹》 王良御之,则日取乎千里。——《韩非子 • 难势》 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宋 • 苏轼《阳关词》 取一葫芦。——宋 • 欧阳修《归田录》 取器械。——明 • 崔铣《洹词 • 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导以取保。——清 • 方苞《狱中杂记》 ③动词:选择。 取景 取闹 取笑 取决 / 采取 听取 无礼取闹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宋 • 辛弃疾《西江月 • 夜行黄沙道中》 深思而慎取。——宋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人取之。——明 • 刘基《卖柑者言》 ④动词:消灭,消除。 取代 取缔 取消 取而代之 / 智取 直取老巢 智取威虎山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论语 • 季氏》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