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徽 |
字源 | “徽”的字头图解国家通用规范一级字(第 3420)字形图解图片 徽 造字法:会义 解字参考: 彳 糸 系 微 徵 “徽”的拼音和发音口型h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舌根抬高,接近软腭,形成窄缝,气流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uī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u的发音轻短,然后滑向ei,嘴形由圆到扁。 “徽”的同族字表人部 衣饰篇 丝族(丝族共计201字)上一字头:颣 下一字头:缙
“徽”的字形演变![]() “徽”的字源解说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徽,衺幅也。一曰三糾繩也。从糸,微省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徽,斜缠在腿上的绑腿布。另一种说法认为,“徽”是由三股汇合缠绕而成的绳。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省略了“几”的“微”作声旁。 “徽”的字义引申![]() “徽”的词汇分类①本义,名词:系结在物品上作记号的丝绳。 本义只见于古文(徽纆 徽缠 徽绳 徽索) 徽,三纠绳也。——《说文 • 糸部》 徽,大索也。——《玉篇 • 糸部》 系用徽纆,寘于丛棘。——《易 • 坎》 折胁拉髂,免于徽索。——《汉书 • 扬雄传下》 乃 ②动词:系结丝绳以为标记。 该义项只见于古文(徽束) 徽,束也。——《广雅 • 释诂三》 徽以纠墨。——《文选 • 扬雄 • 解嘲》 慎徽五典,五典克从。——《书 • 舜典》 至于徽称,非所敢当。——《资治通鉴 • 唐武宗会昌四年》 ③名词:记号,标志,符号。 徽旗 徽帜 徽章 徽标 徽号 徽记 徽识 / 国徽 校徽 邮徽 明徽 清徽 帽徽 玉徽 易服色,殊徽号。——《礼记 • 大传》 扬徽者,公徒也。——《左传 • 昭公二十一年》 章子为变其徽章以杂秦军。——《战国策 • 齐策一》 殊徽帜,异器制。——《汉书 • 王莽传上》 其西则有元戎禁营,玄幙绿徽。——晋 • 潘岳《闲居赋》 这一品锅里的对象,都有徽号,儜知道不知道?——《老残游记》第十二回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