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札 |
字源 | “札”的字头图解国家通用规范二级字(第 3532)字形图解图片 札 造字法:会义 解字参考: 木 乙 轧 “札”的拼音和发音口型zh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舌尖上翘,抵住硬腭前部,有较弱的气流冲开舌尖阻碍,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á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嘴唇自然张大,舌放平,舌头中间微隆,声带颤动。 “札”的字形演变“札”的字源解说乙,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紥”的省略,表示缠绕、捆扎。札,篆文(木,木片)(乙,即“紥”的省略,捆扎),表示将木片系成一捆。造字本义:动词,将写字的若干小木片系成一捆。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有史的远古时代,先民将文字刻划、铸印在甲骨或金属器皿上,便于信息的永久保留,但技术复杂,效率不高。后来先民发现,耐潮耐温的竹片虽不如甲骨、铜器永固,但在竹片上书写,方便而高效,可谓“简单之至”,遂称之为“简”。再后来,人们发现,木片虽不如竹片那么耐潮耐蚀,但在木片上书写更为方便,重量更轻,易于携带,于是“札”和“牍”继“简”之后盛行。古代可移动的文件中,用竹片书写的叫“简”,用木片书写的叫“札”或“牍”;若干“简”或“札”编缀在一起叫“册”。 “札”的字义引申“札”的词汇分类①本义,动词:将写字的若干小木片缠、绑成一捆。 本义只见于古文(札缚 札裹 札合) ②名词:整捆写字木片构成的文书。 札牍 札稿 札函 札书 札帙 札诲 札翰 / 书札 札,简札。——《广韵 • 黠韵》 卿有札书。——《汉书 • 郊祀志上》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古诗十九首》 历览书史,间习尺牍,札翰往还,甚有意理。——《魏书 • 夏侯道迁传》 ③名词:写字的小木片。 该义项只见于古文 札,牒也。——《说文》 札,栉也,编之如栉齿相比也。——《释名 • 释书契》 皆一札十行,细书成文。——《后汉书 • 循吏传》 上许,令尚书给笔札。——《史记 • 司马相如列传》 郡国诸户口黄籍,籍皆用一尺二寸札,已在官役者载名。——《太平御览》 乍削柳枝聊代札,时窥雲影学裁衣。——唐 • 皎然《上居示灵澈上人》 ④名词:片状物,船桨或铠甲上的叶片。 该义项只见于古文 札,甲也。——《广雅 • 释诂》 札,甲葉也。——《集韵 • 栉韵》 在旁拨水曰櫂……又谓之札,形似札也。——《释名 • 释船》 潘尪之党与养由基蹲甲而射之,徹七札焉。——《左传 • 成公十六年》 射既不能穿札,笔则纔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颜氏家训 • 勉学》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