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渌 |
字源 | “渌”的字头图解国家通用规范二级字(第 4981)字形图解图片 渌 造字法:会义 解字参考: 彔 录 淥 醁 禄 漉 “渌”的拼音和发音口型l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嘴唇稍开,舌尖抵住上牙床,声带颤动,气流从舌尖两边流出。 ù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嘴唇拢圆,突出成小孔,舌面后部隆起,声带颤动。 “渌”的字形演变“渌”的字源解说“彔”是“淥”的本字,“录”是“彔”的异体字,而“录”又是“渌”的本字。彔 ,甲骨文(汲水的井架和吊索)(西,水袋),表示利用井架上的汲水辘轳、吊索、水袋,从井里打水。有的甲骨文将表示水袋的“西”简写成,并加“两点水”(漏滴的水),表示汲水的水袋底部有水漏滴。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两点水”写成四点的“水”。有的金文加“廾”(双手),表示双手用力汲水。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辘轳头和水袋写成不知所云的;将金文字形中的“四点”写成“水”。当“彔”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水”另造“淥”代替。隶化后楷书“淥”将篆文字形中的“水”写成“三点水”,将篆文字形中的“彔”写成。楷书异体字“渌”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彔”写成“录”。造字本义:动词,用辘轳和水袋从井下汲水。古籍多以“渌”代替“淥”。甲骨文字形显示,“淥”(渌)和“漉 ”,是不相干的两个字,并不互为异体,但古籍常将“渌”(物体湿得滴水)和“漉”(鹿群的林间水源)相互假借混用,比如将“湿渌渌”(正确写法)写成“湿漉漉”(习惯性错误写法),将“清漉”(正确写法)写成“清渌”(习惯性错误写法)。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漉,浚也。从水,鹿聲。淥,漉或从彔。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漉,滤取。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采用“鹿”作声旁。淥,这是“漉”异体字,采用“彔”作声旁。 “渌”的字义引申“渌”的词汇分类①本义,动词:用辘轳和水袋从井下汲水。 本义多由“渌”代替“淥”。 漉,浚也。淥,漉或从彔。——《说文 • 水部》 ②动词:采用,选取。 该义项由“录”代替 ③形容词:湿得滴水的,湿透的。 该义项多由“漉”代替。 ④形容词:水质清澈的,清绿的。 该义项是假借“渌”代替“漉”(渌波 渌池 渌洄 渌浆 渌水 / 水渌渌 鸭渌江) 渌,水清。——《集韵 • 烛韵》 于东则洪池清篽,渌水澹澹。《文选 • 张衡 • 东京赋》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唐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蓼花被堤岸,陂水寒更渌。——唐 • 柳宗元《田家三首》 江碧不如邨酒渌,女儿每被桃花妬。——清 • 魏源《三湘棹歌 • 沅湘》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