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牒 |
字源 | “牒”的字头图解国家通用规范二级字(第 5505)字形图解图片 牒 造字法:会义 解字参考: 片 枼 葉 碟 谍 蝶 牍 “牒”的拼音和发音口型d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舌尖抵住上牙床,憋住气流后突然放开,气流从口腔迸出,爆发成音。 ié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先发i,再发e,气流不中断。 “牒”的同族字表地部 植物篇 木族(木族共计293字)上一字头:板 下一字头:查
“牒”的字形演变“牒”的字源解说枼,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树叶。牒,篆文(片,薄木板)(枼,树叶),表示薄如树叶的小板子。造字本义:名词,古代作为书写材料的轻薄小木片。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作为书写材料,单片为“牒”,整捆为“札”。小简曰牒,大简曰册。薄者曰牒,厚者曰牍。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牒,札也。从片,枼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牒,书写用的木片。字形采用“片”作边旁,采用“枼”作声旁。 “牒”的字义引申“牒”的词汇分类①本义,名词:古代作为书写材料的轻薄小木片。 本义只见于古文(金牒 玉牒) 牒,版也。——《广雅 • 释器》 牒,书板曰牒。——《广韵 • 怗韵》 截以为牒。——《汉书 • 路温舒传》 截竹为筒,破以为牒,加笔墨之迹,乃成文字,大者为经,小者为传记。——《论衡 • 量知》 玉牒石记。——晋 • 左思《吴都赋》 金符剖异数,玉牒缀强宗。——明 • 张煌言《述怀二首》 ②名词:由木片串成的简札、簿籍、谱册、书籍。 该义项只见于古文(谱牒) 牒,札也。——《说文 • 片部》 牒,谱也。——《玉篇 • 片部》 右师不敢对,受牒而退。——《左传 • 昭公二十五年》 (至安之世)豪杰不著名于图书,不录功于盘盂,记年之牒空虚。——《韩非子 • 大体》 其高第者上名牒。——《后汉书 • 质帝纪》 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本于茲,于是略推,作《三代世表》第一。——《史记 • 太史公自序》 羽人绝髣髴,丹丘徒空筌,图牒复摩灭,碑版谁闻传。——南朝 • 宋 • 谢灵运《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 名邦大都,地富才良,高门甲族,代多髦俊。邑老乡贤,竞为别录,家牒宗谱,各成私传。——唐 • 刘知几《史通 • 烦省》 壮志异时(将来)开史牒。——宋 • 王安石《送江宁彭给事赴阙》 祖启象,父讳鸣九,并有名行,详于县牒。——清 • 王闿运《刚直彭公墓志铭》 ③名词:以简札、簿册形式发表的正式文件。 牒署 牒文 牒旨 / 度牒 通牒 飞牒 投牒 公牒 家牒 文牒 军牒 戎牒 最后通牒 牒,官府移文谓之牒。——《增修礼部韵略 • 帖韵》 牒,讼牒。——《增修礼部韵略 • 帖韵》 古人讼词曰牒,宋元丰以后,始改讼词为状。——《正字通 • 片部》 宋元丰以后,神前誓词曰誓状。今俗誓状亦曰牒。——《正字通 • 片部》 余读牒记。——《史记 • 三代世表》 平原文学匡衡材智有余,经学绝伦,但以无阶朝廷,故随牒在远方。——《汉书 • 匡衡传》 解草囊出一轴,其书云:“泰山主者牒金天府。”——晋 • 干宝《捜神记》 究其牒状,周列云已萧衍黄门侍郎。……案牒推理,实有所疑。”——《魏书 • 源贺传附子恭》 敲扑諠嚣犯其虑,牒诉倥偬装其怀。——南朝 • 齐 • 孔稚珪《北山移文》 昨夜军牒来,电兵万五千。——唐 • 李商隐《行次西郊作》 下之达上,其制有六:……六曰牒。——《新唐书 • 百官志一》 金人怜其忠,授之以官。廷远投牒于地,曰:“我尝以此物诱人出死力,若辈乃欲以此吓我邪?——宋 • 周密《齐东野语》 一日,广州守将差指使贺承信捧了公牒,到封州将领司投递。——《警世通言 • 范鳅儿双镜重圆》 《唐会要》曰:“天宝六年五月制,僧尼令祠部给牒。”则僧尼给牒,自唐明皇始也。——明 • 高承《事物纪原 • 道释科教部》 僧、道伪额四十五名,年征度牒银二百两,僧每名牒银二两,道士每名牒银五两。——清 • 黄叔璥《台海使槎录》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