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的字头图解

国家通用规范级字(第 3635)
字形图解图片
造字法:会义
解字参考: 竹 又 笔 书 画 管

”的拼音和发音口型

y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嘴微张成扁平状,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抬高,靠近上硬腭,声带颤动。

ù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嘴唇成圆形,接近闭拢,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前部隆起,声带颤动。

”的字形演变

”的字源解说

的本字。,甲骨文又,抓持“竹”字的一半,一小截竹管),表示手握一截竹管,即手执末端撮兽毛的竹管在写字。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字形(抓)和笔”(笔)连写。造字本义:动词,握管书写作为单纯字件后,篆文在“的字形基础上再加另造“筆”代替。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聿,所以書也。楚謂之聿,吳謂之不律,燕謂之弗。从,一聲。凡聿之屬皆从聿。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聿,书写的工具。楚国称之为“聿”;吴国称之为“不律”;燕国称之为“弗”。字形采用“”作边旁,采用“一”作声旁。所有与聿相关的字,都采用“聿”作边旁。

”的字义引申

”的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握管书写。  本义只见于古文,后由“筆”(笔)代替

无念尔祖,修厥德。——《诗 • 大雅 • 文王》

,循也。——《后汉书 • 傅毅传》 

武骑皇。——《汉书 • 扬雄传上》

②名词:兽毛、竹管制成的书写工具。  该义项只见于古文,后由“筆”(笔)代替    

,所以书也。楚谓之,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说文》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10: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