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的字头图解

国家通用规范级字(第 3261)
字形图解图片
造字法:会义
解字参考: 禾 米 旗 飘 舀

”的拼音和发音口型

dào

d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舌尖抵住上牙床,憋住气流后突然放开,气流从口腔迸出,爆发成音。

ào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先发a的音,然后舌尖后缩,舌根向上抬,嘴形拢成圆形,轻轻的滑向o。

”的同族字表

地部 植物篇 禾族(禾族共计105字)
上一字头:稷
下一字头:秧
    禾 来 麦 黍 稷 稻 秧 穗 稗 秒 稍 稿 秆 科 秩 租 税 私 秝 亝 秳 秜 秫 秽 穉 稺 秄 稞 秏 穀 秈 秔 稉 秥 稌 穄 穬 穅 稃 麬 麸 麱 麴 麯 麪 麵 秶 馥 馧 馣 馤 馪 囷 稛 稟 禀 稈 稾 稕 秸 稭 稧 稘 利 移 厤 种 秀 颖 穟 穆 秊 年 歉 稼 啬 穑 穫 稇 秤 稸 稔 稽 稣 秣 黎 程 积 稳 秦 秃 稀 稠 馨 香 稹 稚 穰 秕 馠 馡 馜 馞 馦 黏

”的字形演变

”的字源解说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用盛器将臼中舂好的谷物掏出来。,甲骨文用簸箕扬糠舂米的石槽),表示将谷子舂捣后,再用簸箕扬糠。有的甲骨文将簸箕上方的糠尘状写成“米”,强调舂谷取米。金文飘扬的旗帜臼,舂谷石具),表示在风中将谷糠扬弃,留下大米。有的金文用“舀”代替“臼”,表示舀出臼槽中舂碓后的米和糠,扬糠留米;并以“”兼作声旁。有的金文省去“旗”,将似“米”非“米”的写成“米”,突出“米”的字形,强调“舀”的舂谷程序。有的金文用“禾”代替“米”,强调“”的“禾本”属性。造字本义:动词,用石臼舂碓谷子,再用手从臼中掏出带糠的米扬在风中,让风吹走糠尘,留下米粒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稻,稌也。从禾,舀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稻,糥米和粳米。字形采用“禾”作边旁,采用“舀”作声旁。

”的字义引申

”的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用石臼舂米,在风中扬糠。  本义只见于古文

其谷宜。——《周礼 • 职方氏》

②名词:谷粒脱壳后称为“大米”的水田庄稼。  稻草 稻谷 稻苗 稻秧 稻子    稻田    稻草人  /  大稻 旱稻 水稻    晚稻 早稻    双季稻 杂交稻

浸彼田。——《诗 • 小雅 • 白华》

八月剥棘,十月穫。——《诗 • 豳风 • 七月》 

(仲冬之月)乃命大酋,秫必齐,麹药必时。——《礼记 • 月令》 

怪君便尔忘故乡,熟鱼肥信清美。——宋 • 苏轼《过新息留示乡人任师中》


  • 长林    评论“”字网页    2020-02-23 10:24:54来自PC端
    稻来自于南方水乡,从现代考古资料来看,驯化和种植时间比粟还早。可是,人口稀少的南方没有产生文字。随乡入俗,稻这外来客只好傍上禾。古称稻为稌(tú),野生稻为秜。不黏的称为秔、稉、稴或秈,而黏性的称为稬或穤。就连稻田中的杂草“稗”也用禾作偏旁。稗虽然是稻的“婢女”,但它也能结出种子,粮食不够时,还能救人性命。
  • mandol    评论“”字网页    2019-12-08 18:06:40
    稻 捣 臼 究 同源异字而已。稻舀源于稻米脱壳的砸打的声音。臼 究 灸源于穴中加工探明之意。研究二字是探究的两种不同方式。
  • 宁城慢海    评论“”字网页    2018-04-16 10:38:21
    个人认为甲骨文中,也可能表示簸箕里装着未舂的米往石臼里面倒,纯粹表示舂米的动作而已。
  • 海恩    评论“”字网页    2017-04-21 17:20:24
    感谢恕缓指正!的的,是“碓米”的“碓”,不是“兑现”的“兑”。字源解说已修改。
  • 恕缓    评论“”字网页    2017-04-21 11:17:01
    应该是舂碓吧、而不是舂兑
  •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0 23:3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