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的字头图解

国家通用规范级字(第 760)
字形图解图片
造字法:会义
解字参考: 口 牛 祝 祰 诰 造 喾

”的拼音和发音口型

gào

g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舌根前部抵住软腭阻碍气流,让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爆发成音。

ào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先发a的音,然后舌尖后缩,舌根向上抬,嘴形拢成圆形,轻轻的滑向o。

”的同族字表

人部 人体篇 口族(口族共计381字)
上一字头:呈
下一字头:命
    口 齿 牙 唇 喙 喉 咙 后 器 句 古 吕 㯥 曹 哥 何 今 龄 味 吾 兄 咽 叶 欲 龠 啧 智 嘴 咮 龈 齨 龀 吭 龣 唢 啾 啤 呗 咱 哪 啥 嘭 呯 嘡 啪 叭 哐 咣 吨 咚 哒 咔 咯 喀 嚓 喳 唧 咕 啇 噜 啨 呤 吱 嗞 咝 嘟 啷 呷 呱 嘓 咖 哆 咪 哗 嗦 啦 欷 唏 嗡 嗖 嘀 噗 哧 啵 呃 呕 仑 吻 曰 只 呈 告 命 令 号 嗣 含 吟 咏 呻 吝 听 可 謌 歌 昵 晤 侃 偘 叨 兑 钦 吁 响 龢 和 皆 同 合 嘘 哑 叹 咄 唁 唉 嗷 哇 喔 呀 加 问 喝 呦 吆 叱 亟 嘲 叵 否 嚭 噽 名 叫 唤 咨 噪 咆 歗 啸 唬 唳 呼 吸 呆 咢 噩 丧 哭 哽 噎 矜 咳 哮 喘 歇 吃 咀 噬 吞 吐 哺 喷 唾 喟 啄 嗑 品 嗜 知 哲 欠 吹 龡 替 哨 㳄 羨 羡 欢 龉 龅 龋 呬 歙 嗅 咧 歃 欱 喫 啃 齩 咬 刁 叼 啮 龃 嚼 啖 啗 𠯍 呥 旡 嘅 耆 叽 喂 啜 吮 咂 噙 嗝 呛 歕 嚏 欬 欶 嗽 咋 啭 喿 喈 喵 嘑 嗥 嘷 嚎 咷 啕 咺 吼 喊 吵 嚷 唠 啰 唷 嗔 呓 咠 暱 呢 哩 龤 喃 嗀 唔 歆 啎 欦 欤 噱 侖 吅 唸 喧 齞 吒 咤 欭 啀 嚇 吓 嘤 唌 嗂 咵 喽 兓 吧 朁 喋 欺 呭 噫 喻 吔 吪 嗻 啁 欸 哄 呜 咻 嗯 哂 哦 嘻 呵 欯 嗬 欧 噢 唱 啊 吳 哈 唆 嗨 嗤 咦 嗟 哎 欪 嘿 啐 哟 啡 哏 歔 歑 叴 龇 呰 呲 啙 呸 咅 叩 呪 咒 皈 哼 曷 吗 骂 叻 嘛 叮 咛 吩 咐 嘱 若 喏 佥 甛 啉 嘹 嘈 嘶 噍 呐 皞 皛 皙 晳 啻 嘐 喑 欮 皤 敫 皦 皑 皠 皉 皎 皓 皖 龌 龊 甘 次 欣 沓 昌 嚣 严 甜 咲 喾

”的字形演变

”的字源解说

”是“”和“的本字。,既是形旁也是声旁,表示说话。,甲骨文牛,牺牲品口,祝祷),表示献牲祭祀祝祷。客家方言称扫墓告地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用牛羊牺牲祭祀,祝祷求福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当“”的“祝祷”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示”(祭祀)另造“”代替。古籍多以“”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告,牛觸人,角箸橫木,所以告人也。从口从牛。《易》曰:“僮牛之告。”凡告之屬皆从告。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告,牛用角撞人,古人在牛角上系橫木,用它来告发罪人,横木撞到谁,谁就是罪人。字形采用“口、牛”会义。《易经》上说: “僮牛之告。”所有与告相关的字,都采用“告”作边旁。

”的字义引申

”的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用牛羊牺牲祭祀,祝祷求福。  本义后由“诰”代替

烝烝皇皇,不吴不扬。不于讻,在泮献功。——《诗 • 鲁颂 • 泮水》

②动词:哀求,呼求。  告病 告老 告假    告货 告借    告急 告警    告饶 告请 告求    告贷无门    告假回乡  /  哀告 祷告 呼告

③动词:对人诉说,宣布。  告白 告诫 告示 告诉 告知    告成 告捷 告竣 告慰    告辞 告别 告退    告吹    告负 告竭 告绝 告罄 告终    

告一段落  /  报告 禀告 布告 通告 宣告    劝告 忠告    广告 文告    讣告    自告奋勇    安民告示    大功告成    奔走相告

,请也。——《尔雅 • 释言》

,语也。——《玉篇》

父母。——《诗 • 齐风 • 南山》

经营四方,成于王。——《诗 • 大雅 • 江汉》

太王王季文王。——《书 • 金滕》

敢敬天子。——《书 • 康王之诰》

予誓汝。——《书 • 甘誓》

万方。——《书 • 汤诰》 

于乡先生君子。——《仪礼 • 乡射礼》

公用圭。——《易 • 益》

夫为人子者,出必,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礼记 • 曲礼上》

朔于邦国。——《周礼• 春官 • 太史 》

公语之故,且之悔。——《左传 • 隐公元年》

敢以于先君。——《吕氏春秋 • 赞能》

而娶。——《列子 • 杨朱》

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来语之。——《史记 • 滑稽列传》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以事。——《史记 • 项羽本纪》

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先帝之灵。——诸葛亮《出师表》

至于农夫小民,终岁勤苦而未尝病。——苏轼《教战守》

④动词:揭发。  告倒    告发 告密    告官 告罪    告状  /  状告 

,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人也。——《说文》


  • 南薰    评论“”字网页    2020-03-30 10:31:20来自PC端
    用牲畜祭祀,我更接受一些,但交给小娃,解释为声音大如牛,倒也更容易理解。
站长  回复  南薰    2020-04-07 23:59:15来自PC端
感谢南薰分享教学经验!我个人以为对孩子真诚最重要。实际上,进化论、脑科学早已表明,小娃比大人更值得信任。
  • 天际斗牛星    评论“”字网页    2019-09-04 09:46:25
    为啥没有祷告的意思?
  • 复婴    评论“”字网页    2019-07-12 12:25:45
    告=口+牛(生)。像口生发出大声似牛。
  • 克里斯托弗    评论“”字网页    2019-01-03 19:25:50
    祰读作gào,请问能否收录这个字?
  • 猫儿上天堂    评论“”字网页    2018-12-30 22:47:57
    应该是吹牛角号才对。
  • 梧桐山人    评论“”字网页    2018-12-18 11:56:50
    同意“不破不立”。被告知危机来临,背贴背防御为“靠”。
  • 不破不立    评论“”字网页    2018-11-24 09:02:29
    這裡所以告人的解釋私以為應為“廣而告之”在牛角上綁著橫木一方面避免喜愛撞人的牛撞傷人,另一方面表示公告:此牛撞人,以警告世人
  • anan    评论“”字网页    2018-03-29 01:36:03
    看白川静的<<常用字解>>里面说的有道理,下面的不是口字,而是祝器.
  • JYXBOOK    评论“”字网页    2017-12-23 14:33:04
    告(拟音gào)的甲骨文上面是牛头形,下面是牛张口状。隶变楷化后,告是由牛的省形“ ”和“口”组成的字。牛省形“ ”指牛头;口指示牛张口嗥叫;“ ”和口会意为牛张口发出的嗥(号)叫的状态。牛嗥叫时头上仰,引申向官告状、向上报告,对上告知等对上说话。声音来自牛的嗥叫声,牛的叫声有点凄凉感。古代开庭兵卒都发出牛一样的嗥声。告作偏旁的字有靠、郜、诰、锆、勂、浩等。告的本义为牛仰头吼叫。
  • 忧幽紫    评论“”字网页    2015-04-13 09:34:01
    孟子曾经说过一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告而娶,为无后也。这里的不孝就是孝处于无的状态下,最先出现的不孝,天地人就是三,存我者,天,养我者,地,生我者,人。把遵循总体的行为规范放在最后就是无后。无就是天,也是个体遵循总体这个规律中的总体。脱离了总体的个体是不存在孝的。在《史记。五帝纪》记载:尧之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而《竹书纪年·五帝纪》则记载: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这里清楚的表明在五帝时期,尧舜在传位时出现了差错。期间并没有像皇帝那样顺利禅位,丹朱曾经继位说明天下共举规则受到过挑战,告的本意是挖坑树立的标识,引申意思是让所有人共知。在五帝时期部落之间通常在自己的部落势力范围的边界树立这样的标识,上面悬挂牛角或部落图腾。这就是告的象形字的由来。在后来的演变中,告象征的含义告示逐渐取代本意。丹朱不孝没有得到天下人的共同举荐,而认为帝位像未过门的妻子一样属于自己,从位虽短却开始了家天下的先河,这就是孟子的不告而娶。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时孟子已经对孝有了深刻的认识。而孟子的认识却不是最早的。最早的记载是《礼记。祭义》中的众之本教曰孝。《礼记》中的孝就是与有(不孝)相对立的无(孝)。表明子辈对祖辈的态度和行为已经从无中分离出来,和不孝相对立统一。但孝是和无是重叠的。意思是子辈对祖辈的态度和行为和遵循社会总体的规则应该是一致的,这就是众之本教,就是孝。这是孝从有到感知认识的阶段。
  •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5 23: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