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貌 |
字源 | “貌”的字头图解国家通用规范一级字(第 3131)字形图解图片 貌 造字法:会义 解字参考: 人 儿 皃 䫉 伯 “貌”的拼音和发音口型m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双唇紧闭,舌后缩,气流从鼻腔出来,打开嘴,声带颤动。 ào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先发a的音,然后舌尖后缩,舌根向上抬,嘴形拢成圆形,轻轻的滑向o。 “貌”的同族字表人部 人体篇 人族(人族共计335字)上一字头:皃 下一字头:伯
“貌”的字形演变“貌”的字源解说“伯”与“皃”同源;“皃”是“貌”的本字;而“䫉”是“貌”的异体字。皃,甲骨文(白,雪色的)(人,人体),表示老人的头发雪白。古人秉承“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蓄须蓄发,老人的须发长而白,头部形象特征突出,因此古人以老人头部长而白的须发,借代人体的外貌特征。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白”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当“皃”的“头部形象”本义消失后,籀文在“皃”字基础上加“豸”(猛兽)另造“貌”代替,表示人与动物头部发型、发色千姿百态、风采各异的形象特征。造字本义:名词,人与动物丰富而各异的头部发型、发色特征。隶化后楷书将籀文字形中的“豸”写成,将籀文字形中的“皃”写成。篆文异体字“䫉”则用“頁”(头部)代替“皃”,强调“头部形象”的含义。“皃”的同源字“伯”,甲骨文将“皃”的上下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表示头发发白的老人。古籍多以“貌”代替“皃”和“䫉”。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皃,頌儀也。从人,白象人面形。凡皃之屬皆从皃。䫉,皃或从頁,豹省聲。䫉,籀文皃,从豹省。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皃,刻意塑造的仪容。字形采用“人、白”会义,“白”像人的面庞形状。所有与皃相关的字,都采用“皃”作边旁。䫉,这是“皃”的异体字,采用“页”作边旁,采用省略了“勺”的“豹”作声旁。䫉,这是籀文写法的“皃”字,用省略了“勺”的“豹”作声旁。 “貌”的字义引申“貌”的词汇分类①本义,名词:人与动物丰富而各异的头部发型、发色特征。 貌不惊人 貌若天仙 貌合神离 / 美貌 新貌 面貌 容貌 外貌 相貌 其貌不扬 以貌取人 皃,颂仪也。——《说文》 人之貌有与也。——《庄子 • 养生主》 子产蹴然改容更貌。——《庄子 • 德充符》 貌若男子所以恭敬,妇人之所以姣好也。——《说苑 • 脩文》 貌若甚戚者。——唐 • 柳宗元《捕蛇者说》 貌耸神溢。——唐 • 李朝威《柳毅传》 ②名词:外形,形态,样子。 貌似 / 风貌 概貌 礼貌 道貌岸然 貌思恭。——《论语》 貌恭而心不服。——唐 •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北虽貌敬,实则愤怒。——宋 •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貌”的编辑说明修改对“貌”字甲骨文字形中的“白”的解释 旧稿:“白,既是声旁也是形旁,疑为“冃”的变形,是“冒”即“帽”的本字,表示帽子、衣饰”; 新稿:“白,表示雪色的”。 修改对“貌”字造字本义的解释 旧稿:“貌,造字本义:名词,人与动物丰富而各异的头部形象特征”; 新稿:“貌,造字本义:名词,人与动物丰富而各异的头部发型、发色特征”。 2020-06-25 06:54 海恩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