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國 |
字源 | “國”的字头图解国家通用规范一级字(第 1081)字形图解图片 國 造字法:会义 解字参考: 或 囗 国 公 围 郭 域 “國”的拼音和发音口型g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舌根前部抵住软腭阻碍气流,让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爆发成音。 uó 的发音要领:由u到o,介音u轻短,表示舌位滑动的起点,o清晰响亮。 “國”的同族字表人部 武力篇 戈族(戈族共计73字)上一字头:或 下一字头:国
“國”的字形演变![]() “國”的字源解说“或”是“國”和“域”的本字。“国”和“囯”是“國”的异体字。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郭”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國,邦也。从囗,从或。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国,诸候受封之地。字形采用“囗、或”会义。 “國”的字义引申![]() “國”的词汇分类①本义,名词:疆域独立的军政主权社会。 國度 國家 國宝 國粹 國故 國宾 國舅 國戚 國柄 國界 國境 國土 國产 國营 國有 國策 國典 國法 國耻 國难 國殇 國丧 國都 國号 國徽 國魂 國歌 國旗 國防 國力 國格 國籍 國光 國威 國花 國色 國画 國货 國会 國宴 國技 國术 國际 國内 國外 國脚 國手 國君 國王 國库 國债 國立 國庆 國民 國贼 國情 國事 國务 國势 國运 國文 國音 國语 國务卿 國子监 國务院 國计民生 國民经济 國民收入 國民政府 國难当头 國色天香 國泰民安 / 邦國 故國 战國 中國 诸侯國 皇亲國戚 天姿國色 國,邦也。——《说文》 土國城漕。——《诗 • 邶风 • 击鼓》 聊以行國。——《诗 • 魏风 • 园有桃》 國无有残。——《诗 • 大雅 • 民劳》 以佐王治邦國。——《周礼 • 太宰》 方千里曰國畿,诅祝以叙國之信用,以资邦國之剂信。——《周礼 • 大司马》 三曰國禁。——《周礼 • 士师》 丘也闻有國有邦者。——《论语 • 微子》 骊姬者,國色也。——《公羊传 • 僖公十年》 在國曰市井之臣。——《孟子》 都城过百雉,國之害也。——《左传 • 隐公元年》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传 • 隐公元年》 夫大國,难测也,惧有伏焉。——《左传 • 庄公十年》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國。——《左传 • 僖公三十三年》 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國统万人乎!——《战国策 • 齐策》 孟尝君就國于薛。——《战国策 • 齐策》 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國之臧否,偷合苟容,以持禄养交而已耳,谓之贼。——《荀子 • 臣道》 國中九经九纬。——《考工记 • 匠人》 汉王之國,良送至褒中。——《史记 • 留侯之家》 臣愚以为宜隐郊祀之事,以崇國防。——《后汉书 • 孔融传》 愿相國与诸大夫关定國是也。——《后汉书 • 桓谭传》 思國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唐 •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惟有牡丹真國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 • 刘禹锡《赏牡丹》 登斯楼也,则有去國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國戍轮台。——宋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②名词:地域,地区。 / 北國 南國 乐國 雪國 理想國 小人國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