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丕 |
字源 | 丕(pī坯)敷悲切 說文:“丕,大也。从一,不聲。” 【釋形】 丕,金文不从一,以不為丕。段玉裁說文註:“丕與不音同。故古多用不為丕。如‘不顯,’卽‘丕顯’之類。於六書為假借。”銘文中凡“不”用為大、宏大、盛大之義,今皆以“丕”為之。竊疑金文“ 【釋義】 (一)大,宏大。天亡簋:“天亡又(佑)王,衣祀于不(丕)顯考文王,事喜(饎)上帝。”此“不”讀為丕,大也。丕顯,卽顯赫,英明。盠駒尊:“盠曰:‘王倗下不(丕)其(基),則邁(萬)年保我邁(萬)宗。’”銘文中“丕基”,意思是宏大的基業,另有“丕鞏”,意思是極大的鞏固、擁護。兩詞中的“丕”,均表盛大之義。尚書·大禹謨:“嘉乃~績。” (二)通“秠”。 (三)人名。丕栺方鼎:“不(丕)栺易(賜)貝十朋。” 【字例】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