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
,止也。从攴,旱聲。周書曰:‘
我于艱’。”
【釋形】
,金文从攴,从干,干亦聲。干,古以木榦之類為器具;攴,手持之器物。以示手執“干”類器物,卽是守衛,衛護之義。金文之“
”,周書·文侯之命:“捍我于艱”,是為說文之“
”,
,从“旱”聲,旱亦以“干”為聲,後以“捍”、或“捍”為之。五年師
簋字,左旁形較草率變異,金文編以手摹體釋“
”,從拓印體及用義看,或為“敬”字,此僅收一體,供參。
【釋義】
捍衛,護衛。大鼎:“王才(在)
侲宮,大
(以)氒(厥)友守。王卿(饗)醴。王乎(呼)善大(夫)
召大
(以)氒友入
。”或作干,師克盨:“干吾王身乍(作)爪牙。”白川靜謂“吾”字應釋為“害”,“干吾”卽干害,意為守禦、保衛,傳世文獻作“捍禦”。案文獻作“捍”或“捍”。左傳·文公六年:“親帥捍之,送致諸竟。”韓愈張中丞傳後敘:“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
【字例】
.JPG)
大 鼎
.JPG)
五年師
簋
.JPG)
.JPG)
者
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