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牡,畜父也。从牛,土聲。”
【釋形】
牡,甲骨文 、 、 、、,从⊥(士),从牛(或羊、或馬,或鹿),士亦聲。⊥,古士字,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釋祖妣曰:士“為牡器之象形。”表示雄性之意,其與不同的牲畜或獸類之形符相合體,分別為雄性之馬、牛、羊、豕、鹿等專名。金文从牛、或馬(牛、馬均是牲畜,故可作形符交換),从士,或訛為从土。說文以訛體作釋。
【釋義】
雄性之畜。卜辭:“于上甲,七牡。”(合集1142正)“辛未卜,卯于且(祖), 。”(合集22101)“永貞:昱丁酉……俎于……”(合集8233)此三卜辭中,分別為公牛、公羊、公豕、公鹿。剌鼎:“用牡于大室。”“牡”為祭祀用的公牛。又公馬,胤嗣壺:“四汸汸。”、牡,本為專用名,古用意有別。後世泛指公畜。詩經·大雅·蒸民:“四~彭彭,八鸞鏘鏘。”
【字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