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qiāng戕)去羊切()

說文:“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聲。南方蠻閩从虫,北方狄从犬,東方貉从豸,西方羌从羊,此六種也。西南僰人、僬僥,从人;蓋在坤地,頗有順理之性。唯東夷从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壽,有君子、不死之國。孔子曰:‘道不行,欲之九夷,乘桴浮于海。’有以也。,古文羌如此。”
 【釋形】
 羌,甲骨文(2464)、(後下15、1)、(合集166)、(3510),上从羊首飾,下从人。表意為:人頭上飾似羊角之形,與“美”字相類,美是正面人形,此是側面人形,是其羌族與其他種族標誌性之區別。因其字當源于游牧民族,自然不失其與“牧(畜)”相伴生存之美,故以字從意,卽代表古代“羌族”。或與“羊”之下(一橫下)右側標有“”、或 省,示牧羊人之肩扛、或腰間繫著趕畜之“鞭”。古代“羌族”人是以牧羊為生的。或羊頭下標有繩系、或下部增一“火”字,徐中舒甲骨文字典:“且每用為人牲,以供祭祀,甲骨文羌字从繩縛从火諸形,是為人牲慘況之實彔。”疑从“糸”是之“鞭”,金文形與甲骨文不从火同,或與其左下部增飾一小曲畫,示牧羊人懷抱“羔羊”之指示符號。
 為敵國,故卜辭中多有伐、逐、獲之記載。代金文戈銘、爵銘字作,从彳、止,卽為辵,戈銘字又與左部“鞭”下增有之“”符號,示為土、石塊,是牧羊人之擊羊之物,應為“羌”之繁文。亞羌壺字合文“亞羌”之羌,有釋為“羗”,字匯補羗,與“羐”同。案卽俗羌字。左部之 形,乃與“糸”同,是鞭子(掮扛鞭桿垂鞭梢)的編結之象形。
 【釋義】
 (一)羌人。卜辭:“乙巳卜,貞:隻(獲)羌十二月。”(後上30、14)詩經·商頌·牧誓:“自彼,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
 (二)人名。鄭義羌父盨:“(鄭)義羌父乍(作)旅盨。”羌作父己尊:“(羌)乍(作)父乙寶(尊)彝。”
 (三)古方國、或部族名。克罍:“羌兔(微)。”此“羌”,殷瑋璋新出土的太保銅器及其相關問題:有羌字銘文的銅器,計有:鼎、簋……等。如有一尊,銘為“作父己寶彝。”一鼎,銘為“亞父戊。”它們都是西周早期或初器。羌字多用作人名或國、族名。此處是國名,卽卜辭中稱作羌方者。孫華匽侯克器銘文淺見,釋為,“(中)……”意思是召集統領等方國部落。“”均為古族名,是燕侯克地統領的或在地以外兼管的方國部族。(據周寶宏近出西周金文集釋)
 (四)族徽。亞羌爵:“亞(羌)。”
 【字例】
 


 


 


 

鄭義羌父盨 


 


 

羌 鼎


 


 

羌 尊


 


 

鄭羌伯鬲


 


 

羌鐘


 


 

亞羌爵


 

亞羌合文


 


 

亞羌壺


 

亞羌合文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5:5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