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擊也。从攴,肈省聲。” 【釋形】 ,異體字有肈(銘文多以“肇”作“肈”)、肁、。說文云:“肈省聲。”卽以“肁”為聲。肇,乃以“”為聲,卽从聿,聲。(獨立成字,亦卽啓)、肇古通用。因字從攴、或戈,表示擊之以啓開門。 說文·戈部有“肈”字。集韻:“肈同肇。”又肁,玉篇:“始也,謀也,開也。”銘文,本義指開門,引申出開始義。 【釋義】 (一)始,開始。長甶盉:“長甶蔑(歷),敢對揚天子不(丕)(顯)休,用肈(肇)乍(作)彝。”爾雅·釋詁:“初,哉、首、基、肇、祖……始也。”仲虺之誥:“~我邦于有夏。”傳:“始我商家,國于夏世。” (二)長也。鐘:“王肈(肇)遹(yì)省文武堇(勤)彊(疆)土。”商周金文註解:“肈,玉篇:‘長也’。遹,爾雅·釋詁:‘自也。循也。’郭璞註:‘自,猶從也,又為循行。’遹省卽循視,郭沫若說:‘如今人言觀摩。’文武,文王、武王。銘文選云:‘勤疆土,勤勞地治理疆土’。” (三)圖謀。不簋蓋:“白(伯)氏曰:‘不(其),女(汝)小子,女(汝)肈(肇)誨(敏)于戎工(功)。易(賜)女(汝)……’。”詩經·大雅·江漢:“召公是似,~敏戎公,用錫爾祉。”一說肇,義為始。工讀功,戎功,軍事活動。 案諸“肈”字,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卷六:謂“位于語首,往往無義可求”。如陳簠:“肈堇(勤)經德”、彔伯簋:“女肈不(墜)”、師簋:“今余肈命女”、疐鼎:“疐肈從征”、諶鼎:“諶肈乍(作)其皇考母者比君”等等。 【字例】
觀 鼎
史牆盤
叔向父禹簋
鐘
沈子它簋
交君子簠
肈家鬲
諶 鼎
鑄子叔盨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