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衛,宿衛也。从韋、帀,从行。行,列衛也。”
【釋形】
衛,甲骨文
、
、
,形體多異。商代連年不斷與方國進行戰爭,防衛乃國家大事,所以卜辭衛字造形也就很多,可謂緣戰事而構之,一字一圖。甲、金文總的歸類,大體可分為:(1)从行、从韋,韋亦聲。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韋實卽古圍字也。”“韋”、“圍”、“衛”初同字。故此“韋”與行字合體,當是會意兼聲字。韋,从二止,从□(商代金文从此形),□與“方”實為同意,“□”是以形表意,“方”是以字表意,意為四周,圍繞。(2)从行,从韋,从方;(3)从行,从二止(
、
,正倒之形),从方;(4)商代金文从□,从四足,以形表意,示眾足繞□,有守衛意;(5)从行,从帀(之的倒文,亦同止),从韋,韋亦聲,與小篆同,卽說文所云:“从韋、帀,从行”,本為會意兼聲字,說文以為是會意字,遺忽了“韋”亦聲。其本義為守衛,防衛。
【釋義】
(一)防衛,守衛。卜辭:“癸酉卜,夬貞:令多射衛。”(甲一一六七)多射,兩個以上司射武官。班簋:“.JPG)
(城)衛父身,三年靜東或(國),亡不成
,天畏,否
屯陟。”“
城衛父身”,城衛,象城墻那樣地護衛,比喻護衛之固。
,同“城”,名詞作狀語。此句是班之所述,意為:我就牢牢護衛住毛父之身。周易·大畜:“曰閑輿~,利有攸往。”王弼註:“衛,護也。”
(二)古國名。周公旦平定武庚之亂後,封周武王之弟康叔于衛。故址在今河北南部與河南北部一帶。康侯簋:“王朿(刺)伐商邑,
(誕)令(命)康侯啚(鄙)于衛。”史記·周本紀:“周公奉成王命,伐誅武庚、管叔,放蔡叔……頗收殷馀民,以武王少弟封為~康叔。”
(三)人名。御正衛簋:“懋父
(賞)御正衛馬匹自王。”
【字例】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