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軓,車軾前也。从車,凡聲。周禮曰:‘立當前軓’。”音範。又“範,範軷也。从車,范省聲。讀與犯同。”音犯。
【釋形】
軓,金文从車,聲。軓、古一字。,韻會:“本作軓。”子犯鬲字左部上从,作“”。其从與艸同,作構件亦與“竹”通,均為艸木類屬。陶文“範”字,从竹、从車、从,“”與“”所从“”形同。車軾前掩擋車廂之板,亦謂之陰。周禮·考工記·輈人:“∽前十尺,而策半之。”鄭玄註引鄭司農云:“軓,謂式(軾)前也。”“書或作”。輿三面有板,左右曰輢,前曰軓。詩經·秦風·小戎:“陰靷鋈續。”毛傳:“陰,揜軓也。”
【釋義】
通犯。子犯,人名。晉文公的舅父狐偃,子犯是其字。子犯鐘:“隹(唯)王五月初吉丁未,子(犯)(佑)晉公左右,來復其邦。”左傳·僖公三十年:“子犯請擊之。”
【字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