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源辞典,字源查询,字源网">
說文·羊部:“牂,牡(牝)羊也。从羊,爿聲。”
【釋形】
西周晚期金文有字,从爿,从匚,从羊會意,羊亦聲。象羊在“匚”中,用“爿”(蓋板)關閉出口。匚:表示圈羊之圍欄,爿,本為木板有几腿之象形,此應為“匚”三面有圍欄,一面為出入之口,故以爿為關閉出入之口的柵欄(或用木板為之)。會為圈養羊義。龍龕有字,音“臧(zāng),”其从肉,牂聲(為會意兼聲字),意為圈養肉羊之義,其讀音與說文之“牂”同,說文訓“牂”,“牡羊”,段玉裁註作“牝羊”。疑其同與甲文之、牢,為古代專養羊、牛作祭牲品。從“”構意看,是“”之本字,亦是“牂”的古文。詩經·陳風·東門之楊:“其葉牂牂。”易林·革之大有引牂作“將”。禮記·內則:“炮取豚若將。”鄭玄註:“將,讀爲牂。”是其證。
將,說文:“帥也。从寸,省聲。卽諒切(jiàng)。”甲文將字作(屯2434),从兩“又(手)”,从爿,爿亦表聲。構意為雙手奉之“爿”,示陳牲於“爿”。卜辭“將”,用為“祭名”。早期金文“(shāng)”字,所从“將”作“”,會為用刀削肉於“爿”,,用意為“煮”“奉”等意,曆鼎有“享”,文獻作“將”,詩經·周頌·我將:“我將我享。”箋:“將,猶奉也。”奉是將之“祭祀”的引伸義。將,亦有壯健,壯大意,詩經·小雅·北山:“嘉我未老,鮮我方將。”傳:“將,壯也。”于此所見“將”之諸多用義,與上“解析”金文“”相吻合,亦卽“牂”之古文,集韻:“,或作”,此由上从“羊”易之从“將”。例之、牂、初本一字,與將爲同源字。另參見“”字條。
【釋義】
人名。輔伯父鼎:“輔白(伯)父乍(作)豐孟(妘媵)鼎。”這是説:輔伯父,爲其長女豐孟妘製作媵器。
【字例】
輔伯
父鼎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