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邳 |
字源 | 邳(pī丕)敷悲切 說文:“邳,奚仲之後,湯左相仲虺所封國。在魯薛縣。从邑,丕聲。” 【釋形】 邳,金文不从邑,以不為“邳”。銘文習見“不”為“丕”。毛公鼎:“不(丕)鞏先王配命。”尚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又邳通“丕”。文選三國·魏·何晏景福殿賦:“欞檻邳張,鈎錯矩成。”李善註:“邳,或為丕。”此“丕”為大意。是不、丕初同字,又邳是丕之增邑旁字,猶曾之鄫、炎之郯,皆因用為國邑名故从之。 【釋義】 (一)地名,亦國名。周以為邳國,春秋以前為薛國地,戰國時齊邑,分為上邳、下邳。上邳在今山東滕州市南,下邳在今江蘇邳縣。山東棗莊市嶧縣出土的邳伯罍:“不(邳)白(伯)夏子自乍(作) (二)氏名。宋公差戈:“宋公差之所 【字例】 宋公差戈 邳伯罍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