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本指回到家。又特指女子到婆家。又引申女子被休回娘家。《说文》: “归, 女嫁也” 。 甲骨文、 金文一般写作 “
、
” , 左边是 “𠂤”(读duī), 表示高土坡, 也会意臀部(参看“𠂤”字释文) , 又是远古人类半穴居时两个连在一起的尖顶草棚形; 右边是扫帚的 “帚” ,也借指妇女的“妇” 。 “说文籀文”写作 “
” , 左边改为停止的 “止” , 与甲、 金合起来可会意女人到居所而止步,坐下来定居了。甲骨文中有一在“帚”上加 “止”字的写法,与金文在“帚”下加“止” 义同。小篆将以上字符归纳整合,写作“
”。 隶书( 《衡方碑》 )写作“
” , 依稀可见古文字遗痕。 今简化字作 “归”。
![](Images/zgxxzdd/R201211015.0199.28[0301151541b5].jpg)
![](Images/zgxxzdd/R201211015.0199.29[65c32823a2d2].jpg)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