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甶 |
字源 | 甶fú 囟;𦞤 甲骨文;金文;说文古文;古陶文;古玺文;小篆由;小篆𦞤;三体石经;隶书 “甶” 和 “囟” 是同源、形似、义近的两个字。“甶” 本指远古祭祀时用的战俘或奴隶的人头。《说文》: “甶,鬼头也。象形。” 甲骨文、金文写作 “、 ” , 是概括的简笔人头形。 “说文古文”和小篆写作“、” , 《说文》: “囟(读xìn ) , 头会, 脑盖也。 ”本来仍指人头, 或因东周时祭祀的方式有了变化,“囟” 字形义也渐变; 转指人的头颅,脑盖骨。古陶文、 《三体石经》写作 “、 ” , 表现了在屋室内祭祀的情景。 上边是屋室的形状,里边用灯火、子(人)和 “肉” 组成,虽不知具体表示何意, 但可联想到用人头祭祀的延伸。 小篆据此写作“”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