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彔” 本是旧时水井上提水用的辘轳。 甲骨文、 金文写作 “、 、、、 ” , 上边是辘轳, 下边是水斗(汲水器)和滴落的水珠, 字形明白无误。 《说文》: “彔, 刻木彔彔也。 ” 不确。 小篆写作 “” ,已不象形,但隐约可见与金文的关系。后又因以辘轳取水使人得到恩泽,故引申为官员的薪水、俸禄。《说文》 : “禄,福也。” 禄字的小篆写作“” 。 隶书( 《夏承碑》等)写作 “、 ”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