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 与 “悥”在古文字中是同音同源的孳乳字。 最初金文写作 “、、 ” 。 上边是“言” , 下边是“口 (曰)” , 表示 “意”是“口” 中说出的 “言” 。 此字 “说文籀文”写作 “” , 将 “口”改为 “心” , 表示 “意”是心中想出的 “言” 。 小篆写作“” , 将“言”改为 “音” (音是言的繁衍字) 。因此《说文》释作: “意,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从心,从言。”此字又假借为最大的数字“億(亿)” 。小篆写作“” 。隶书写作“”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