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 在 《说文》中是个部首字。本是古人在高丘上建起的半穴居式的住所。《说文》: “京,人所为绝高丘也。” 甲骨文、金文字形近似,写作“、 、 、 ” 。下边的 “冂” (读jiōng)是人工筑出的高土台,“、 ” 是尖顶有梯的台上建筑。 小篆在规范笔画后写作 “” , 仍可看出与甲、金文的传承关系。在上古时代能筑起如此高大的建筑,非帝王莫属, 故 “京” 字又称帝王居住之所。 隶书(汉《鲁峻碑》 )写作 “” , 后逐步写作 “” 。
“就” 是趋于,走向高处。《说文》: “就,就高也。”古人造屋选高地而建。“就” 就是用 “京”表示高地,以 “尤”作声符。“说文籀文”写作“” 。 在 “京”上加 “京” , 表示一步比一步高。 所以后人恭维别人时常问: 您在何处高就?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