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 是听觉和平衡器官。《说文》 : “耳,主听也。象形。” 甲骨文、金文字形近似, 顺序写作“、 、 ” , 正象一只耳朵的形状。小篆、 《三体石经》写作 “ 、 ” , 已不如甲、 金文直观。 隶书逐步写作“” , 成为今文。
“联” 与 “连” 音同义近。《说文》 : “联,连也。从耳连于颊也。从丝, 丝连不绝也。 ”古玺文、小篆写作“、 ” , 字形略异, 字素相同,均由 “耳” 和 “丝”组成。一指耳与脸颊相连,二指用丝将(犯人、俘虏)的耳朵穿在一起,反映了古代战争中一种记功方法。参看“聝” 释文。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