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 是个部首字。指人和其他动物口中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声的器官。《说文》: “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 甲骨文、金文、古陶文、小篆字形略异, 但表达方式相同。顺序写作“、 、 、 、 、” , 象蛇类动物口中吞吐舌信的形状。 舌周围的小点表示口液或舔到的物质。舌也指象舌状的物体,如帽舌、舌形笔、铃舌等。隶书以直笔方折写作“” , 成为今文。
“舌” 作为部首, 与表示交换, 给予的 “易” 组合成为舔食的 “”(舐)。此字小篆也写作“” (𦧇), 与 “沓”组合成“” (𦧥)。
注: “说文古文” 、 金文中有 “” 字, 与 “舌” 义近形殊, 隶变后混同。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