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ruò  諾;诺;叒  甲骨文1;甲骨文2;甲骨文3;金文1;金文2;金文3;说籀文叒;秦简;小篆若;小篆叒;隶书

“叒”是“若” 的省变。“若”本义是顺从,答应,承诺。《说文》称:“若,择菜也。”与古字形不合。甲骨文和金文1均象一人跪举双手理顺头发的样子,会意为顺畅、顺从的顺。金文2下加一口字,表示用口答应,如同现在说“好,好吧” 。也可会意按照发话人的口令去做,仍是顺从义。小篆把头发和上举的双手变成草字头和 “又” (又在古文字中是一只右手的形状) ,下加口,虽仍表示顺从应答,但已经失去原形。隶书(汉《石门颂》 )将小篆以及秦简的弧笔拉平, 把“艸”写作“” , “”写作“” 。

注: 古文字中有一 “”字。 《说文》称: “叒, 日初出东方汤谷, 所登扶桑,叒木也。” 释为“桑”字。后人多有沿用。属误解,提请读者注意。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6: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