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蔑” 字最初与 “伐” 同义, 多表消灭、 杀伐。 甲骨文写作 “、、”, 用大眼长眉来表示被杀人的面部表情, 以戈横穿人的身体表示杀伐。 其中 “” 是为奴隶和罪人行刑的尖刀, 即 “辛” 字。 故蔑有草菅人命, 蔑视生命的含义。 金文至小篆逐渐写作 “、 、 、 、 ”都是用 “戈” 斩人头的形状,可以清楚地看到字形演变的轨迹。隶书(汉《张迁碑》 )写作 “” , 彻底脱离了古文字。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