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辔”是车上驾驭牲口的缰绳。《说文》: “辔,马辔也。” 甲骨文、金文、 石鼓文、古玺文、小篆字形略异, 字素相同, 分别写作 “、 、 、、 、 、 ” 。其中“、 、 ”是车, “、、 ”是连接车和马的几条绳索。此时当为象形字。小篆将甲、金文的车确定为“軎” (车轴头),缰绳定为“丝” ,成为 “从丝,軎声” 的形声字。隶书(元人吴叡书)写作“” , 成为今文。 简化字作“辔”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