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的本义是遣送、送行。《说文》 : “送,遣也。” 金文写作“
” , 左边是表示行走和路口的 “彳” (读chì)和下边表示足(脚、趾)的 “止” 合成 “辵” (读chuò,即今文的 “辶” ) ,右上边是双手持“火” 的 “灷” (读zhuàn,是双手持火把的形状,即后来的 “关” 字)。此时已有持火照明送人行走的全部含义。“说文籀文” 另加 “亻” (人)字写作 “
” , 更加明确了为人送行义。 小篆已将 “彳” 和 “止” 组成“辵”加 “灷” 写作 “
” 。 汉帛书和隶书分别写作 “
、
” , 已失形。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