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本义是山的北面,阴影处。《说文》: “陰,闇也。水之南,山之北也。”金文1-2写作“、 ” , 从阜, 酓(读yǐn, 也是金文的飲字)声;金文3-4写作“、” , 从阜, 金(或“今” )声。无论声符怎样变化, 形符均从“阜” ,表示山坡。金文5和古玺文、石鼓文、秦简、小篆均另加乌云的 “云” , 逐渐有了阴天的意思, 并衍化出表示阴天的 “𩃬” 。 《说文》:“𩃬, 云覆日也。 ”此字“说文古文”写作“、 ”, 均是从云, 今声的形声字。小篆写作“” (𩃬), 增加了 “雨”字符, 进一步说明 “𩃬”特指阴雨天气。
今简化字统一写作 “阴” ,用左边的山遮住右边的月亮,会意阴暗、阴影,十分得体。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